重阳节的随笔15篇
在现实的学习、工作中,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?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?随笔,或讲述文化知识,或发表学术观点,或评析世态人情,启人心智,引人深思。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,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重阳节的随笔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重阳节的随笔1“人生易老天难老,岁岁重阳”。
国庆节的喜悦还未褪尽,转眼又到九月九重阳节。自古以来,重阳就是思念的节日,登高望远、怀念故人。如今,重阳节被赋于新的寓义,为老年节。关爱老人,关心长辈,已成为整个社会倡导的美德与责任。
单位的老人也在今天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。庆祝大会、游园会、聚餐,活动丰富多彩——。仪式上,到来的老人也有八八九九,行动敏捷、健步如飞的;红光满面、声若洪钟的;拄着拐杖、颤颤抖抖的;但都是一样的神清气爽、精神矍铄。搀扶着一位老人,问:“老伯,今天开心吗?”“开心!当然开心!”言语间,眼睛眯着只剩下两条缝了。席间,大家碰杯、欢笑、手舞、足蹈,宛如一朵朵绽放的老年花,灿然而美丽。
我笑了,我看到了多年后的自己——
最美夕阳红,老人们年轻过,有过青春,有过追求,有着对社会的贡献,容颜在时光的海中被描绘成沟沟坎坎,每一道,都刻着深深的印记深深地爱呀!看到了吗?携手相搀的老人在风景中轻轻走过,笑容的脸慈祥的脸,于是感动、释然;年约六旬的.老人身着大红的运动服在晨曦中奔跑的身影,于是羡慕、振奋;当然也有流浪在街头的老人,孤苦无依,一脸人生的苦涩,和那渴望相助的眼,于是揪心、难过。
想起了家中的老人。我们一天一天成熟,他们也在一天一天衰老,思念和担忧的心时常动在心头。没有奢求,只有渴望,一句问候,一个电话,他们只想与子孙辈多一些相聚的时刻,知道孩子们的生活,为每一个亲人祈福。只要孩子们过的好,心中就无所牵挂了。这就是老人,给我们整个世界的人,此父此母、彼父彼母,都是那样的值得尊敬呀!只要有时间,多陪陪老人,干点活也好,聊聊天也好,他们绽放的笑颜就是我们心中的欣慰!我想。
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,那又是什么样子。人生如镜,对照人生,让尊老之花盛放,让老人们笑在重阳,笑在每一天吧。
此刻,把最美丽的祝福送给全天下的老人家!
快乐,幸福,笑口常开!
重阳节的随笔2金黄的树叶离开了树梢,在空中如蝴蝶样飞舞,最后以柔美的弧度悄无声息地落在地上。一片片的金黄,为冷寂的街道作了最美的点缀,渐渐的,秋天的韵味浓了起来。秋天又来了。
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枫叶正红时,又是重阳节到了。我踏上了家乡的路。往日泥泞的小路。如今还十分亲切,路旁的景物依旧。只是觉得更添了一份愁绪。因为睹物思人,而物是人非。是的,重阳节,难免让人回想起过往的人,过往的事,过往的一切。更难免让人触景伤人,不经意间,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、亲爱的外公。往日外公的欢声笑语,又在我脑海中浮现,让我对他的思念在秋风中更加强烈。
如今重阳节,我站在往日的小路上,习习秋风,夹杂着思念,吹乱了我的思绪,古往今来,人们都喜欢悲秋。又值重阳,我终于明白这“悲”从何而来。“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”。此时此刻,我反复咀嚼着这句诗的韵味,尝到“少一人”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,其中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往的追忆。我于这迷离的秋色中,试图寻找昨日一幕幕珍贵的画面,不知不觉,太阳已滑到了山间,像一只泛黄的大石榴。
“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”,我心里默念着,踏向了归途……
九九重阳节随笔5
今天是重阳佳节,周老师给我们留了个作业,就是回家给爷爷奶奶、姥爷姥姥打个电话,向他们祝贺重阳佳节快乐。
回到家后,我心里想,如果给他们打了电话,这样会不会不好意思啊。哎呀,算了,算了,没关系的。打电话就打电话吧。先给姥姥家打吧。“哒哒哒哒”——“喂,是姥姥吗?”姥姥说:“是我啊!有什么事吗?”“其实我也没有什么事,就是祝福您和姥爷重阳佳节快乐!”“好!好!好!蕾蕾真孝顺啊!”姥姥高兴的说。
爷爷去世了,只剩下奶奶一个人了,孤零零的。而且爸爸还让奶奶去我们家的厂子里看家。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选,只好让奶奶去了。“哒哒哒哒”——“喂!是奶奶吗?”奶奶用微弱的.声音说:“谁呀?”“是我,奶奶!”“有什么事吗,蕾蕾?”奶奶问。“今天是重阳佳节。我祝福你重阳佳节快乐!”我自信的说。说完就把电话挂了。我能想象她那憔悴的面孔,也能想象奶奶听到后是多么的激动。奶奶个子矮矮的,身材瘦瘦的,皮肤黑黑的,声音粗粗的。她的外表不怎么惊人,但是做起事情来却总是一丝不苟。
做针线活更是认真仔细,又美观。
重阳节的随笔3在这个世界上,如果说有一样东西你永远不会失去,那一定是父母的爱。
活着是个不断得到的过程,也是个不断失去的过程,成长中你拥有的越来越多,伴随着的可能的失去也越来越多,也许有一天,朋友会分手,爱人会离去,压力山大的房贷会磨损你生活的热情,物质丰富的包围里你会越来越孤独,你用双臂拢起更多的东西却发现它们如沙滩上的建筑转瞬即会失去,这时候你转身四顾,会发现唯有父母的爱不离不弃,从你来到这个世界上,一直伴随到生命的尽头,即使是阴阳的隔绝也割不断那份温暖。
九九重阳,是个美好的节日,也是个美好祝福,祝福我们的父母,祝福一个民族的父亲母亲们,福寿延绵长长久久!
可是,在电视采访里,有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说:年龄大了,不希望活着,现在的孩子不像从前的孩子,你从他们的`身上感觉不到温暖。
不知道有多少人听到,我希望是很多人,很多的听到,很多的惊醒,不管你在怎样辛苦忙碌地打拼,请一定要停下来,好好听一听,问问自己内心。
不要忘记回家的路,常回家看看,拥抱父母,给他们以温暖和慰藉。如果你还在路上,很难停下脚步,那么就打个电话,让父母听听你的声音。他们付出那么多,回报并不要求很多,你的一滴水就是他们的大海。
来吧,跟父母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,不需要华丽,不需要完美,就朴素地说,诚实地说,发自内心深沉地说!
重阳节的随笔4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。渐渐习惯在逝去的岁月里找寻心灵的慰藉,那怕是一点点触动到心的感动,亦可以抚平生活所带来的烦恼与不如意。
面对生活,我们需找到生活的乐趣。这对我们而言显得很有点必要。因为生活并不只是一张铺陈开来的白纸,它是一个人对于生活的酸甜苦辣的品玩;生活并不只是人的每天的规律性的重复,它是每一天人的情感的历程。人之对于生活,并不是为了享受寂寞与孤独,而是为了得到生活的乐趣与幸福。古人如此,今人一样也是这般。将情倾注入于生活,生活才会变得美不可言。
但关于人的情感的问题,向来是众说纷云,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生活境遇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,获得不同的生活感受。是兴奋也好, ……此处隐藏4447个字……明特色”的田园风情图。
其实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,都隐藏着一处不为人知的“桃花源”。能像尤老一样,甘于清贫地固守着自己“理念”的人,却绝无仅有。我也因为“俗务缠身”(藉口),已经很久没去探望他老人家了。趁着秋高气爽的天气,艰辛地走过九日山峦,那曲折蜿蜒,舟车不能渡的山道(原由之一),越过一峰隙,正如《桃花源记》的.情景一般,顿时豁然开朗。幽静的山谷里,住着尤老和他的菊圃,我们经常戏称他为“陶翁”,是父辈的一位“酒肉兄弟”。早年为避“乱”而躲入山中的“不知魏晋”者,写着一手好字,尤其是微醺之际。曾经答应我的一幅《归去来兮辞》,至今仍没着落,只从他的废纸篓里“淘得”一张《无限风光在险峰》的条幅。
我来时,平叔已捷足先登,喝过了菊花茶。尤老正捧出了一坛“最新研制”的菊花酒,笑骂道,“你小子是闻着酒香来的吧。”
“不……不,不全是,今天不是重阳节嘛?”我接过瓮来,熟练地揭去泥封,深吸一口气,嘻嘻道“好香咧!当然,也是为了《归去来兮辞》而来”。
“来来,大家尝尝我老婆子的手艺”尤婆捧出了一道道五颜六色的花肴来。
……
其实,在如今节味淡化的年月里,光那金黄郁香的菊园就够,何况还有“花宴”、酒和那飘逸的歌赋,我在尤老和平叔的管弦里已然陶醉——
归去来兮!田园将芜胡不归?既自以心为形役,奚惆怅而独悲?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者之可追;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。
舟摇摇以轻殇,风飘飘而吹衣。问征夫以前路,恨晨光之熹微。乃瞻衡宇,载欣载奔。童仆欢迎,稚子候门。三径就荒,松菊尤存。携幼入室,有酒盈樽。引壶觞以自酌,眇庭柯以怡颜。倚南窗以寄傲,审容膝之易安。园日涉以成趣,门虽设而常关。策扶老以流憩,时翘首而遐观。云无心以出岫,鸟倦飞而知还。景翳翳以将入,抚孤松而盘桓。
归去来兮,请息交以绝游。世与我而相遗,复驾言兮焉求?悦亲戚之情话,乐琴书以消忧。农人告余以春兮,将有事乎西畴。或命巾车,或棹孤舟。既窈窕以寻壑,亦崎岖而经丘。木欣欣以向荣,泉涓涓而始流。羡万物之得时,感吾生之行休。
已矣乎!寓形宇内复几时?何不委心任去留?胡为惶惶欲何之?富贵非吾愿,帝乡不可期。怀良辰以孤往,或执杖而耘耔。登东坳以舒啸,临清流而赋诗。聊乘化以归尽,乐夫天命复奚疑?
重阳节的随笔14一
重阳瑞兆祖国红,
亿众齐家胜恶洪。
枫献丹心先烈慰,
子孙辈辈承征鸿。
二
环球几处度灾荒,
欣慰和谐昌瑞邦。
美日勾结拍丑剧,
九州众志练兵忙。
三
秋风送爽菊花黄,
丰果鲜蔬五谷香.
把酒激情抒翰墨,
吉祥快乐度重阳。
四
耀眼金波罩沃州,
鞠躬谷穗报丰收。
无边远望情潮涌。
有爱高歌竞自由。
五
霜枫曼舞叶飞空,
似凤翩跹觅爱桐。
萧瑟凉秋追皓雪,
安然隐去魄仍红。
六
妙韵生春醉苑秋,
雅庭菊艳馥清幽。
温馨阁内藏兰秀,
唯有荒原草自羞。
七
冷菊重阳艳九州,
秋霜斩叶赤情留。
征鸿亮翅向南去,
忧草凄然敬柏遒。
八
二号嫦娥寻冷月,
三钱后辈探寒宫。
任凭变幻多灾难,
人类文明渐进中。
九
黛玉悲凄命运薄,
若逢盛世必春活。
红楼疑惑高鹗续,
宝玉石头记妙歌。
重阳节的随笔14
今天是重阳佳节,重阳节也叫敬老节,要吃重阳糕,还要登高望远,今天,我想感谢我的爷爷,打算帮爷爷择菜。
节日里,爷爷一定会做好吃的庆祝一下,我就要借这个机会帮爷爷择菜。于是我走到厨房边,探出头,朝厨房里望了望,爷爷正拿着一个袋子,他把袋子倒过来,里面的青菜就一个一个地掉出来了,掉在了筐里。我跑了进去,说:“爷爷,我来帮你择菜,我也想试试!”爷爷笑了笑说:“好的哇,来,你跟着我学。”我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,但是,一拿到手上,只会瞎摆弄,没有爷爷会。爷爷先把青菜的根拿掉,再把黄色的或是坏掉的叶子摘掉,然后把青菜拔弄开,把脏东西和泥土都清理掉,最后青菜就被爷爷整齐地摆放到了筐里。我也学着爷爷那样择菜。刚开始,觉得很难,后来,就慢慢地有点会了。最后,择菜有模有样的。但是,爷爷毕竟是择菜的老手,我根本就没法跟爷爷比,看啊,爷爷的动作是多么娴熟灵敏。我继续认真地择菜,拔根,摘叶,清理杂物,完成!就这样,一棵棵青菜在我们手中,洗去身上的灰尘,穿上华丽的`绿衣裳。
一小筐青菜都择好了,爷爷把它们端去洗了,我回到客厅,坐在沙发上,想起爷爷那双布满老茧的手,我的泪水不禁落了下来。回想起小时候到现在,爷爷背着我去玩,爷爷给我的童年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,带我玩,做饭给我们吃,照顾我们……长大了,爷爷还接送我们上下学。我一直都很喜欢爷爷,我觉得您是世上最好的爷爷,谢谢你,爷爷!
重阳节的随笔15九日山下的丰州,是原泉州清源郡的治所,现为南安县的一个小镇,离泉州城区约九公里。镇南金鸡溪(晋江上游)畔的九日山,是旧时州府船舶司“祭天祈风”(祷告出海船舶一帆风顺、一路顺风,兼风平浪静、风调雨顺之意)的地方。中学时代则是我们远足、野炊(现称露营、烧烤)的首选所在,当年荒山上除了东、西、北三峰,那些模糊不清的'“摩崖石刻”外,寺庙道观全没了。现在山脚下的延福寺重建了,而且富丽堂皇;西台(又名高士峰,据说是唐代诗人秦系隐居于此)的顶峰也发现了一尊高4。5米,宽1。5米,袒胸盘坐莲花的佛像石刻,今筑有硬山式屋顶的石亭一座。经考证是五代十国时期陈洪进首倡刻就的石佛造像,西峰始称石佛山;东峰或称东台,也“挖掘”出唐代一位叫姜公辅的宰相,相传是贬谪泉州,曾一度浪迹山林,不知所终,这里一度被叫做姜相峰。又因形似麒麟,俗称麒麟山;北峰也叫北台,连接东西两峰,山峦叠翠,空谷幽泉,俗称白云坞,遗有一处菩萨泉古迹。
现已申报“世界文化遗产——海上丝绸之路起点”名录的九日山(门票10元,接下去可要大涨价喽),为什么叫做“九日山”?而不是像山脚下的“旭山”村一样的称呼呢?
我翻查了一些资料和口头传说,最“离谱”的说法是:后羿射下的那“九个落日”,掉在了此处(和火焰山是孙悟空大闹天宫,打塌丹炉所致相类似);最“真实”的说法是:曾有一道人,从德化县的戴云山徒步,走了九日而至(按一些老人的估算,考虑到当年的路途坎坷,也用不了九天,还不包括按走捷径小道计算);大家比较“统一”的说法是:晋末“衣冠南渡”的古人,保留中原重阳节登高避邪的习俗,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来此登高瞻远,追思故土。
至于旭山村和九日山的渊源,我觉得应该并不矛盾,只是称呼九日山村总没有旭山村叫起来的顺口。
文档为doc格式